11月12-14日,2020(第18次)全國物流園區工作年會在青島召開,國家物流樞紐聯盟成立大會暨第一次理事會同期舉行,航港發展受邀出席大會活動。會上,國家發改委對2019、2020 年獲批的45個國家物流樞紐進行授牌,并舉行國家物流樞紐聯盟成立儀式。
在上個月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的《關于做好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作的通知》中,正式發布了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北京市依托首都國際機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雙樞紐”優勢,成功入選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
▲ 國家物流樞紐授牌儀式
▲ 北京市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
根據建設方案,北京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將統籌雙機場空間布局,由順義片區、大興片區聯合打造“雙場一體”的國際空港物流樞紐體系,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順義片區擁有成熟完善的航空物流設施和運營經驗,涵蓋首都國際機場周邊口岸區、保稅區、國內區以及綜合配套等,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大興片區則包括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周邊的口岸功能區、保稅功能區以及相關附屬配套區域,共計4.3平方公里。兩個片區將采取“政府支持+管委會管理+投資公司建設”的建設運營模式,由順義區政府、大興區政府分別指導北京空港經濟開發有限公司、航港發展有限公司以及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聯合,形成優勢互補,推進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未來,北京市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將更有效整合物流資源,銜接主要國際物流通道和干線運力,有機融入全國“通道+樞紐+網絡”的物流運行體系,提供快捷高效的國內國際航空貨運、跨境物流、城市配送、多式聯運等服務,引導優質國際航空資源和高端服務功能聚集,全面增強國際航空樞紐功能,加速打造臨空產業經濟集群。
▲ 首都國際機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雙樞紐”優勢
由航港發展有限公司建設運營的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核心區域——首都機場航空貨運大通關基地,占地面積3,178畝,是北京市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順義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園區位于首都國際機場中跑道北端延長線上,與停機坪相鄰,實現航空貨運與物流功能區的無縫對接。
建設運營大通關基地十六年以來,航港發展不斷進行探索與創新,積累了大量成功經驗,通過有效協調海關、檢疫、稅務、外匯、機場、航空公司、銀行、口岸管理部門、服務機構和企業,統一規劃和優化流程,實現區港聯動、空側分撥、F+Z通關模式,最大程度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推動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貨郵吞吐量的攀升。
作為北京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的運營主體之一,航港發展將更進一步抓住全國物流樞紐建設的契機,在順義區、大興區政府的指導下,積極與北京空港經濟開發有限公司、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攜手合作,共同推動“雙場一體”的國際空港物流樞紐體系規劃建設的各項實施工作。
▲ 首都機場航空貨運大通關基地
關于國家物流樞紐
國家物流樞紐是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共布局建設,集中實現貨物集散、存儲、分撥、轉運等多種功能的物流設施群和物流活動組織中心。
國家物流樞紐是物流體系的核心基礎設施,是輻射區域更廣、集聚效應更強、服務功能更優、運行效率更高的綜合性物流樞紐,在全國物流網絡中發揮關鍵節點、重要平臺和骨干樞紐的作用。
國家物流樞紐將配合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需要,撬動區域經濟新增長。
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就是要推動構建國家層面的骨干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實現物流資源優化配置和物流活動系統化組織,進一步提升物流服務質量,降低全社會物流和交易成本,為優化國家經濟空間布局和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有力支撐。